懷孕以后,媽媽們都會聽到各種的科普文上面說一定要補鐵,于是都開始了補鐵的漫漫之路,可是卻始終又存在盲區(qū),為什么其他不用補,卻偏偏需要多補鐵呢?
其實,這是孕期身體對鐵元素的需求量明顯增加的問題所致。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元素,含有血紅蛋白的紅細胞能把氧氣運送到你身體的其他細胞。
在懷孕期間,孕媽媽體內(nèi)的血液量會增加將近50%。因此,你就需要更多的鐵來為額外增加的血液量合成血紅蛋白。另外,還需要一部分鐵來滿足發(fā)育中的寶寶和胎盤的需要。
孕期補鐵重要性及補鐵食譜
特別是在妊娠中晚期以后,準媽媽非常容易患缺鐵性貧血。缺鐵性貧血會影響腹中寶寶的健康生長,甚至可能引起胎兒宮內(nèi)窘迫、早產(chǎn)等危險。
但是,大部分女性在懷孕開始時都沒有儲存足夠的鐵,來滿足身體對鐵需要量的增加,特別是到了孕中期和孕晚期。當孕婦身體中沒有足夠的鐵來制造你所需要的血紅蛋白時,就會出現(xiàn)貧血的癥狀。
如果你屬于以下幾種情況,更容易發(fā)生貧血:孕期嘔吐比較嚴重、頻繁;前后兩次懷孕間隔的時間短;懷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;日常飲食中缺乏鐵;懷孕之前的月經(jīng)出血量較多。
所以咱們在孕期飲食補鐵上必須多管齊下,采取綜合措施。首先要選擇豬肝、豬血、瘦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魚類、禽類等動物性食物,每天輪流或交替食用100~200克。這些食物不但富含鐵且吸收率較高,是防治缺鐵性貧血的關鍵所在。
與這些動物性食物相比,大棗、菠菜、木耳等絕大多數(shù)植物性食物中的鐵要么含量少,要么吸收率極低,防治缺鐵性貧血的效果極差。例如菠菜中鐵吸收率只有1.3%,而豬肝中鐵吸收率高達22%。
其次,采取提高鐵吸收的措施,主要包括:隨餐服用維生素C,每餐100毫克,能明顯促進食物中鐵吸收。有實驗表明,將60毫克維生素C加入米飯中,可使米飯中鐵的吸收率提高3倍。肉類和蔬菜搭配食用。肉類不但本身就是鐵的最好來源,而且當與其他食物一起進食時,還會促進其他食物(比如面包、豆腐等)中鐵吸收。吃醋和酸味食品(如檸檬、獼猴桃、酸奶、果醬)能提高鐵的吸收率。
避免茶、咖啡、草酸等干擾鐵吸收的因素。草酸主要存在于菠菜、莧菜、木耳菜、芥菜、空心菜、石榴、竹筍等蔬菜以及花生、杏仁等堅果中。最后,選用鐵強化食品,如加鐵醬油、強化面粉、加鐵奶粉(孕婦奶粉)等。這些食物人為添加了適量的鐵,對防治缺鐵性貧血非常有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