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冬去了,春來了,百花爭艷的春天固然讓人期待,但萬物生發(fā),冷熱不均讓人一時無法適應過來。加上春天里,小雨淅瀝瀝,衣服三天晾不干,地板總是“留著汗”,這能不讓人心情低落嘛!更何況情緒本來就比較不穩(wěn)定的新媽,春悶更是油然而生。
1、春季——多事之秋
春天“溫度多變”,出現(xiàn)了時而“冬冷”,時而“夏熱”的現(xiàn)象。再則,春天“氣壓變”。
季風轉換交替,還導致“時而晴天”,“時而雨天”。而伴隨著連綿的陰雨天,則會出現(xiàn)持續(xù)的低氣壓。這樣多變的天氣導致身體適應不過,容易犯咳嗽,感冒,春困,胸悶,心情煩悶等綜合癥。
2、春季——溫度升高 腦袋缺氧
到了春天,天氣變暖,皮膚血管漸漸擴張,血流量隨之增加,全身的血流量重新配置,末梢血液供應增多,會導致大腦的供血量、供氧量相對減少;而且,隨著春天的到來,人體新陳代謝加速,體內各個臟器的耗氧量升高,也會進一步導致腦供氧量相對下降。
3、春季——氣壓低 使人焦躁不安
當自然界氣壓下降時,大氣中氧分壓、肺泡的氧分壓和動脈血氧飽和度都隨之下降,大腦為滿足自己的氧供,腦血管會擴張,腦血容量增加,進而會引起腦組織水腫,出現(xiàn)頭痛、頭暈、呼吸心跳加快、食欲不振、惡心等癥狀。
4、春季——腦組織對負氧離子最敏感
春天,時常刮起大風。而強烈的大風常使空氣中的“維生素”——負氧離子大大減少。當我們進入嘈雜擁擠的人群,會感覺悶熱、呼吸不暢;長久地呆在空調房內,會感到胸悶、頭暈、乏力、工作效率和健康狀況下降,原因是人群中、空調房這樣的環(huán)境,僅能提供約2-20億個負氧離子,而人每天需要130億個負氧離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