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臍帶纏繞?為什么會發(fā)生臍帶繞頸?臍帶是連接胎兒與母親的紐帶,是胎兒生命的橋梁。它一端連接于胎兒臍輪,另一端連接于胎盤。臍帶中有兩跟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,以及包裹于它們表面的膠凍狀組織——華爾通氏膠所組成。通過臍帶,胎兒從母親獲得氧氣以及所需的各種營養(yǎng)物質,排出胎兒體內的廢物。正常情況下,臍帶的長度約為50厘米,長于70厘米為臍帶過長,短于30厘米為臍帶過短。
胎兒在母體內并不老實,它在空間并不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,臍帶纏繞住頸部、軀干或手腳,是有可能發(fā)生的。有時候,纏繞住的臍帶可能會在母親臨產(chǎn)前松解開;有時候,明明沒有被臍帶纏繞的胎兒,也有可能在最后幾周發(fā)生纏繞現(xiàn)象。
臍帶纏繞是指臍帶環(huán)繞胎兒身體,通常以繞頸最為常見,分娩時,看到臍繞頸一、二圈的寶寶并不稀奇。另外,軀干及肢體的纏繞也有可能發(fā)生。發(fā)生臍帶纏繞的胎兒,纏繞多為1-2圈,3圈以上較為少見。另有一種不完全繞頸者, 稱為臍帶搭頸。
為什么會發(fā)生臍帶繞頸?
臍帶繞頸是胎兒分娩時常見的情況,一般認為這與臍帶過長和胎動過頻有關。胎寶寶在母體內并不老實,它在空間并不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,經(jīng)?;顒印C總€寶寶的特點不同,有的寶寶動作比較輕柔,有的寶寶動作幅度較大,特別喜愛運動。他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、游戲,動動胳膊,伸伸腿,又會轉個圈,這時有可能會發(fā)生臍帶纏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