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的兒子是夫妻倆辛苦備孕6年才要上的,所以,一家上下都對他極其疼愛。
去年孩子滿3歲的時候,同事也像多數(shù)家長一樣,給兒子在幼兒園報了名,但送了不到一周的時間,就辦理了退園。
問其原因,她說,每天送兒子去幼兒園太煎熬了,哭的那叫一個撕心裂肺、死去活來,自己實在不忍心就辦理了退園,反正家里有公婆看著,明年再去吧。
轉眼間,一年時間匆匆而過,距離孩子再次入園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,同事又一次焦慮了起來,擔心兒子又像去年一樣無法適應幼兒園生活。
為此,她還請教了不少有經(jīng)驗的家長以及幼兒園的園長和老教師,希望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。
一位有著多年教學經(jīng)驗的老園長說,通過自己的觀察,剛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,普遍有以下三個特征。
01 提前熟悉過幼兒園環(huán)境的孩子
提及剛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,老園長說,自己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個叫果果的男孩,從第一天上幼兒園,一直到幼兒園畢業(yè),一天也沒有因為不想去幼兒園哭過。
因為這種孩子極為少見,老園長當時也十分好奇,所以,就跟孩子的媽媽聊了聊。
孩子媽媽表示,自家就在幼兒園門口小區(qū),兒子3歲前路過時,總能透過幼兒園圍欄看到里面各種好玩的滑梯、沙坑、秋千等各種游戲設備。
每次路過孩子都抓著圍欄哭著喊著要進去玩,后來終于能進去上幼兒園了,果然開心的不行,第一次送去的時候,都沒回頭看媽媽一眼。
心理學家馬斯洛的“需要層次理論”告訴我們,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。
孩子剛入園,突然與親人分離,面對陌生的環(huán)境、老師和小朋友,很難不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,從而大哭大鬧,排斥去這個看似充滿危險的陌生環(huán)境。
所以,作為家長,我們若想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,最好是利用閑余時間,多帶孩子提前了解下所上幼兒園的環(huán)境,告訴他幼兒園生活的有趣之處,讓他從地理空間和心理上,逐漸做好入園的準備。
02 父母給足“安全感”的孩子
所謂安全感,就是一種讓孩子內心感到踏實、舒適和信任的情感狀態(tài)。
簡單來說,就是當孩子相信自己處于安全、無威脅的環(huán)境中,并且有人或者事物可以依賴和信任時,他就有安全感。
具體到剛入園的孩子來說,就是當他被送去幼兒園的時候,依舊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保護,以及有一個安全的家,父母會準時接他回去,便可自信勇敢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。
老園長說,據(jù)自己觀察,那些入園不哭,或者哭上一兩天就再也不哭的孩子,性格上都有幾個共同點,那就是——性格開朗活潑,善于分享自己的物品和快樂,懂得關心和幫助他人,能夠與小伙伴們建立良好的友誼。
而以上特征,便是孩子充滿“安全感”的表現(xiàn)。
孩子安全感的獲得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,涉及到家庭環(huán)境、親子關系、教育方式等多個方面。
為孩子創(chuàng)造一個和諧、穩(wěn)定的家庭環(huán)境;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或冷戰(zhàn);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;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交往,培養(yǎng)他們的社交能力,在孩子遇到困難時,提供適當?shù)膸椭椭С值确绞剑伎梢蕴岣吆⒆拥陌踩小?/p>
03 自理能力、社交能力超強的孩子
鄰居家的小女兒,不到3歲的時候,就嚷嚷著要去幼兒園,鄰居家也沒老人幫忙,老大又恰好中考,所以,就送去了。
本以為孩子也就是圖新鮮,可能過不了幾天就不想去了,沒想到,女兒在幼兒園呆了沒一個星期就混成“孩子頭”了。
據(jù)幼兒園老師說,她女兒不僅話多,人緣好,關鍵是還特別喜歡幫助其他小朋友,有好幾次看老師給其他小朋友喂飯,她還自告奮勇去教小朋友如何自己拿勺子吃飯。
有一次鄰居問她“家里好還是幼兒園好?”
沒想到小姑娘竟然說:“幼兒園比家里好玩多了,家里只有媽媽一個人,幼兒園有好多小朋友,還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吃飯、玩游戲、上廁所……”
這類孩子,明顯的就是“社牛”+“獨立自理能力超強”的綜合體。
對于他們而言,從家到幼兒園,不存在其他孩子所謂的吃飯、穿衣、上廁所等困難,還具有家里沒有的獨特優(yōu)勢——更多的小朋友,游樂設備,多人游戲……
他們不愿去幼兒園,在幼兒園會哭才怪呢!
同事家的孩子,打小被同事一家嬌慣著長大,四歲了還不會獨立吃飯、穿衣、上廁所,社交能力也很一般,所以,這一點上她還要好好努力。
【寫在最后】
孩子自從出生到上幼兒園,其主要生活場所就是溫馨的家,主要照顧人就是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。
3年的時間,孩子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模式,所以,忽然間從熟悉的家去到陌生的幼兒園,關鍵還沒有親人陪伴。
年幼的孩子,沒有十足的安全感,超強的自理和社交能力,孩子很難不感到不適應,甚至焦慮、抗拒。
所以,作為家長,孩子若出現(xiàn)“幼兒園分離焦慮”癥狀,也未必過于擔心,因為這種情況一般持續(xù)2周左右就會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