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、不要在人前教育孩子
很多父母習慣性的不分場合的批評指責孩子,在自己宣泄情緒的時候,絲毫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一旁握緊拳頭、畏畏縮縮、無所適從的孩子正遭遇著怎樣的心理創(chuàng)傷。長期在外人面前教育孩子,會嚴重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,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,對父母有抵觸行為。
7、遇到小困難要多鼓勵
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小挫折、小困難。這時候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,因為不自信的根源就是自身能力的高低,只有孩子明白這件事我可以做到,在這方面我很擅長,孩子才會從內心產生真正的自信。
8、不要凡事包辦
另外,家長不要凡事包辦,只有讓孩子自己去經歷,掃清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障礙,才會遠離自卑和膽怯。 孩子犯錯不要總干涉
9、允許孩子犯錯
允許孩子犯錯,不僅有利于孩子構建自信心,而且還能提高孩子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只有兩種犯錯情況需要家長干涉:一個是當孩子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,另一個是會影響孩子的人格和品性的潛在錯誤,如說謊、偷東西、暴力等。
小編的話
總而言之,孩子的自信不是先天就有的,而是在后天的環(huán)境中慢慢培養(yǎng)起來的,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要創(chuàng)設環(huán)境、鼓勵孩子自立,培養(yǎng)孩子積極的性格特征,慢慢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。父母自己也要有自信心,孩子才會模仿和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