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《人民日報》網(wǎng)易號7月18日報道,近日,教育部印發(fā)通知,要求開展幼兒園“小學化”專項治理工作。通知要求,對于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、識字、計算、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,要堅決予以禁止;對于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(yè)、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,要堅決予以糾正;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、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。
同時,該通知明確了五項關于幼兒園教學的治理任務。
其實在豆媽看來,這個通知的出臺,主要還是近年來幼兒園“小學化”的現(xiàn)象越來越嚴重,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,促使幼兒園也開始了各種類似于小學的識字、算術和英語等課程。
但是超前教育真的好嗎?超前教育的三大危害,家長絕對不能忽視。
1.
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,正是人一生中培養(yǎng)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的最好時刻,而不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時刻。如果在這個時候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,難免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定式,難以改變。想象力和創(chuàng)新精神,也就成為空談。
2.
我們都說,從一個小孩小時候的品行,就可以看出他長大之后會成為什么樣的人。但是,小孩的品行也不是與生俱來的,是需要從小父母的耐心培養(yǎng)的。如果在這個時候僅僅是機械化地向他灌輸文化知識,被忽視的不良的個人習慣將會成為跟隨孩子一輩子的污點。
3.
幼兒園時期正是孩子最愛玩的時候,這個時候逼迫孩子學習文化知識,孩子表面會迎合家長上課學習,但是心里卻是十分厭惡現(xiàn)在的學習方式。這種想法和意識可能會一直延續(xù)到孩子上小學的時候,導致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的喪失。
那么對于這場教育的改革,如何才能讓孩子真正的不輸在起跑線上呢?我覺得家長可以帶孩子做這4件事。
1.
孩子在小的時候,對于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,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努力幫助孩子發(fā)掘對于事物的好奇心,多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,特別是和其他同齡的小孩子一起在外面玩,這是對于孩子社交能力和良好性格最好的培養(yǎng)。
2.
我們應該注意孩子平時對什么東西感興趣,孩子愛好做什么事。比如,孩子喜歡畫畫,我們就給他買畫筆,孩子喜歡讀書,我們就給他買繪本。這樣,孩子能夠在快樂中,學到自己喜歡的東西,同時對于孩子的想象力,創(chuàng)造力和藝術欣賞力,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。
3.
孩子的生活習慣需要從小培養(yǎng),比如垃圾一定要丟到垃圾桶里,飯前便后要洗手等等。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,會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,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。最直接的,每個人都愿意去接近一個衣帽整潔,舉止文明的人,誰愿意主動和一個衣著邋遢,吊兒郎當?shù)娜私慌笥涯亍榱俗尯⒆右院蟾軞g迎,現(xiàn)在就培養(yǎng)好他的生活習慣吧。
4.
孩子的品格決定孩子的一生,而從小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品格,也是一件頭等大事。家長萬萬不可被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蒙蔽了雙眼,而沒注意到自家孩子身上某些不良的品性。教會孩子尊重別人,教會孩子千萬不可偷盜,教會孩子體貼與諒解他人,這樣的孩子在以后才會被更多的人所稱道。所以,從小教育孩子做一個好人,孩子的一生才會更加光彩奪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