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的素質教育是從幼兒抓起的。一般認為幼兒的素質教育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身體素質、心理素質、智能素質、品德素質、法規(guī)素質、勞動素質、審美素質。在這一系列素質中,美國人尤其重視心理素質的教育。
自尊和自信
美國家長不是靠說教,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、自愛、自強,而是把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既作為營養(yǎng)大餐,又作為獨具特色的小零食,隨時隨地、毫不吝嗇地送給他們。
1 美國人碰了面,遇到家長帶著孩子,一般是先與孩子打招呼,而且,特別講究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。
2 大人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,而且還常常蹲下來同孩子對話,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,避免他“低一等”的感覺。
3 如果孩子畫兔子畫成了老鼠,便夸他有想像力,讓他享受成功,而不是失敗、沮喪。
4 美國人反對人前教子。如果你當著別人的面斥責自己的孩子“不爭氣”、“笨蛋”、“沒出息”,會被人看做是沒教養(yǎng),是父母的“犯罪”。
5 如果帶孩子外出做客,主人若拿食物或玩具給孩子,家長忌諱提早代替孩子回答“不吃”、“不要”之類的話,也不會在孩子想要或想吃時呵斥他,而是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力、自主的權力。
6 孩子如果做錯了事,家長也不會橫加訓斥,只能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做出引導和說明。
自我價值感
培養(yǎng)寶寶遇到難題自己思考、自己判斷并力求自己解決的行為方式。例如同年人發(fā)生爭執(zhí)時,家長不會做“裁判”一樣評判是非,而是鼓勵孩子們想辦法和好如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