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犯錯是不可避免的。著名心理學家于東輝表示,孩子天生就是要從犯錯誤中慢慢成長的,孩子有犯錯誤的權利,而且他們會在犯錯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、成長,犯錯就是學習的過程。
當孩子犯錯誤時,我們應該多一些理解,多一些寬容,而不是地想到怎么懲罰,更不能以打罵的方式來懲罰孩子。于東輝解釋說,從心理學來講,打罵對孩子是絕對沒有好處的,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。
有研究表明,經常被打罵的孩子長大后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,如果是在父母關愛下成長的孩子,則出問題的幾率會小很多。因此,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他好,打罵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。
孩子犯錯是教育的好時機
每一個孩子都會犯錯,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大聲呵斥,去阻止孩子犯錯,而是應該考慮,如何將其“犯錯誤”過程中的不利和消極因素轉化為有利的、積極的、合理的因素。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出“犯錯”在什么地方,告訴他下次正確的做法,培養(yǎng)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監(jiān)控和反思,孩子會在自我修正的過程中逐漸成熟。
孩子犯錯 家長應遵循7個一原則
避一避:批評孩子不能傷害其自尊心,切忌當眾訓斥孩子。
冷一冷:有時候采取“冷處理”的方式,能夠使孩子感受到無聲的懲罰,從而反省自己的過失。
激一激:根據孩子好勝心強的特點,用激將法激勵孩子,使之改正缺點。
笑一笑:用幽默作為批評的手段能清除孩子的逆反心理,使其在笑聲中受到教育。
緩一緩:家長在氣頭上批評孩子,難免會言語和行動過激。此時,最好先嘗試著讓自己放松,心平氣和后再選擇適當的方式教育孩子。
選一選:選擇合適的時間、地點來批評孩子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。在融洽的氛圍中,孩子能夠輕松愉快地接受批評,并認真思考、改正。蕓影荷花新浪博客
繞一繞:借助講述寓言、故事、童話等加以引申、發(fā)揮,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,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本文由媽媽育兒網(http://trippycrew.com/)小編編輯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