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、組織學生參觀繪畫、書法、攝影等藝術展覽,創(chuàng)辦各類學生習作展。
9、充分運用校內有線電視系統(tǒng)、無線廣播系統(tǒng)對全校同學進行多方面的人文素養(yǎng)培養(yǎng)和科普知識教育。
教育要求:
1、上述教育內容面向全體學生,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選修或參加其中有關活動。
2、人文基礎知識和科學普及知識講座,每學期至少組織1~2次,內容要系列化,并逐步完善。
3、少隊部按照計劃、有組織地開展活動,做到制度健全、過程有序、健康發(fā)展,并有成果展示。
4、各項活動制度化,必須有計劃、有落實、有總結。
(三)、身心健康教育
教育目標:
1、開展健康教育,培養(yǎng)學生的健康人格。
2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。
3、強化行為規(guī)范訓練,培養(yǎng)文明行為習慣。
主要教育途徑:
1、以班級為單位,組織學習《心理咨詢》常識,形成正確的健康新觀念。
2、開設“心理知識”講座,開展心理咨詢活動,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。
3、定期舉辦“小學健康教育知識”講座,提高學生的衛(wèi)生保健意識。
4、利用校報、???、校內電視臺等宣傳工具,開展健康教育。
5、按照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性,組織相應的體育比賽、“三跳”比賽活動。
6、組織舉辦好每年一次的校運會。
7、加強早操考核管理,陰雨天堅持做室內徒手體操;定期開展廣播操比賽。
8、組建校田徑運動隊和男、女生球類運動隊,定期集訓并參加各類比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