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年前的今天我有幸收獲一枚小棉襖,身份角色的轉換讓我各種腦補育兒知識。
一個嶄新的小生命出現(xiàn)在我的生活之后,不僅是表象的升級,更是心態(tài)的轉變。從最初的凌亂小白到如今慢慢摸索總結,利用碎片化時間搜集學習優(yōu)秀家庭的案例,甚至把早期工作時的一些經驗都用到了帶娃路上。
有時看到新聞中報道的,孩子不吃飯大人追著喂,生怕孩子餓著,因為不滿足自己的意愿就對母親拳打腳踢,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,我們不禁感嘆,在譴責孩子這種不良行為的同時,身為父母是否應該去反思在教育路上有所偏差。
《圍爐夜話》中說道:“教子勿溺愛,子墮莫棄絕。”
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也曾說:“千萬別太順從孩子,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。”
愛孩子是件好事,但是過度的愛很可能會變成溺愛,是畸形的愛,讓孩子會有“心靈窒息”的感覺。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,不是游戲,不是貪玩,而是源于父母對孩子過度而沒有節(jié)制的溺愛。
溺愛不是愛,而是害!被溺愛長大的孩子,只懂得一味索取,永遠也學不會感恩,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。
愛她,就讓她“吃苦”。
古人云:“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”成長的道路上必然有風雨相伴,只有親身去經歷,去磨練,才能不斷總結經驗,從坎坷中汲取教訓,引領她成長,而不是替她成長。只有苦過,才能享受極致的甜。
在平日的休閑時光里,我通過一系列的運動來磨練她的意志和毅力,與她一起看體育比賽感受運動員的堅韌與頑強,幫助她養(yǎng)成做事情有始有終的好品性,當堅持的品質成為了習慣,便能受益終身。
父母疼愛孩子,不能一味的嬌慣縱容,舍得讓孩子吃勞動的苦,為她的將來長遠考慮,才是深愛的表現(xiàn)。
我做飯時發(fā)現(xiàn)她喜歡圍在我的身邊問東問西,從小讓她嘗試幫我做家務,小到倒垃圾、掃地,大到揉面、包餃子,讓她從點滴的勞動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認同感,讓她感受到我是家庭的小成員,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,別小看孩子,孩子的視角往往讓大人驚嘆!
勤勞的品質無論在哪個時代都不會過時,所謂“勤能補拙”,一件事情重復上百次甚至上千次,就能摸索出其中的道理和經驗,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。
每個孩子都是天使,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寶貴的禮物,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,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,關鍵是在成長的過程中,融入了什么樣的色彩,但是這畫筆的主動權要交給孩子,給她一個獨立的成長空間,父母扮演 的是引導者的角色,引導孩子成長,而不是替她成長。
六歲的她對未知的世界很好奇,懵懵懂懂,喜歡探索新奇的事物,喜歡擺弄她的玩具,包餃子時喜歡圍在我的身邊揉面團兒。
我觀察到她有這個愛好后,為她購買了一些拼插玩具來提高她的動手能力,在動手的同時也是鍛煉她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,在玩耍的過程中她會遇到各種問題,最簡單的方式是向大人拋出問題,等大人回答。
往往這個時候我都會讓她先開動腦筋思考,自己如何去解決,往返幾次,讓她學會自主思考,主動尋找到問題的答案。
在成長的過程中,不可避免地會犯一些小錯誤,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有句話:“人非圣人、孰能無過,善莫大焉”。孩子犯錯實屬正常,在孩子犯錯時父母應正確引導,適當批評,接受一定的懲罰,才是對他最好的愛。
讓孩子學會自我審視與檢點,改正不良習慣,不斷成長,不斷精進,若是選擇一味地偏袒與包庇,則會養(yǎng)成孩子肆無忌憚、自私自利的性格。
人這一生中,會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和困難,身為父母,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,不能永遠保護孩子,在孩子兒時就要培養(yǎng)她獨立面對挫折的能力,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失敗觀,提高逆商水平,想要她學會真正的獨立,想要她未來飛的更高,就要舍得剪掉手中風箏的線。
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,告訴孩子每一次的失敗都是離成功更近一步,遇到困難不氣餒、不退縮,而是應該迎難而上,逆風而行,風雨兼程的人生更值得珍惜與回味。
孟子言: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……”
真正有格局的父母,都舍得讓孩子“吃苦”,鼓勵孩子要靠自己的雙手去贏得想要的生活。只有經過不斷地錘煉,孩子的羽翼才能越來越豐滿,即使風雨來臨,也能學會自己撐傘,扛起應有的擔當!
正如泰戈爾所說:你今天受的苦,吃的虧,擔的責,扛的罪,忍的痛,到最后都會變成光,照亮你前行的路。
做個溫柔而堅定,有愛有邊界的家長吧,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,祝福你,寶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