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把一個孩子養(yǎng)成材,你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都可能無濟(jì)于事,但養(yǎng)廢一個孩子你只需要經(jīng)常對他說四句話就夠了。
第一句:你再不聽話,媽媽就不要你了
在所有語言暴力中,“我不要你了”對孩子的傷害最大!“你再不聽話,媽媽就不要你了”這句話在孩子眼中的意思是“我要聽話,媽媽才不會拋棄我”。
這是用“拋棄”“媽媽的愛”來作為要挾孩子的手段,孩子獲得的愛都被加以條件,“有條件的愛”讓孩子覺得,他只有達(dá)到父母的要求,才能得到父母的愛,才能不被拋棄。
用“拋棄”威脅孩子,被叫做“愛的撤回”,這是短暫的情感拋棄,是比打罵孩子更殘酷的懲罰。
第二句:我這都是為你好
“這都是為了你好”是“霸王邏輯”!
陳銘在《非正式會談》上提到過:“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是站在你的角度考量,但實際上主語還是‘我’。”
說這句話的父母,試圖控制孩子。“我這是為了你好”可以濃縮為4個字“情感勒索”。
《情感勒索》是美國心理學(xué)家蘇珊·福沃德對情感勒索的行為及手段進(jìn)行深刻的解剖和診斷的書,書中說:“情感勒索就是勒索者抓住受害者的恐懼感、責(zé)任感和罪惡感,雙方一起被困在惡性循環(huán)之中。”
朱雨辰媽媽就是用“情感勒索”的方式控制著朱雨辰,她每天四點起床給兒子燉梨吃,兒子走到哪她跟到哪,兒子每一段情感她都干涉。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,卻壓得兒子喘不過氣來。
“我都是為了你好”是枷鎖,真的愛孩子應(yīng)該“放手”。
第三句:我養(yǎng)你有什么用
“我養(yǎng)你有什么用”,已經(jīng)等同于在辱罵孩子了,效果僅次于“你是廢物”,是對孩子嚴(yán)重的語言暴力。
宋丹丹曾在某檔綜藝節(jié)目中對其他節(jié)目嘉賓說:“我生了一個廢物,啥都不會干……”
她兒子巴圖只能掛著尷尬的笑,弱弱地說:“但是廢物也得利用……”
這一類的語言暴力就是所謂“打壓式教育”,父母本意只是為了讓孩子不驕傲,是為了激勵孩子變更好。但“打壓式教育”對孩子并無益處!
蘇珊·福沃德教授說:“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(guān)自己的話,并將其變?yōu)樽约旱挠^念。”
父母貶低、否認(rèn)孩子的價值,他就相信自己是差的,慢慢地也就真的變差了。
第四句:我那么辛苦,都是為了你
“爸爸媽媽掙錢這么累,就是為了給你好的物質(zhì)條件”“我每天起早貪黑賺錢,你就考這么點分對得起我嗎”,這些話的本意都是“我那么辛苦,都是為了你”。
向孩子述說生活不易,或許是為了讓孩子感恩你的付出,從而聽話懂事。這么說確實能達(dá)到這樣的效果,代價是孩子的自卑。
這樣說的父母在向孩子傳達(dá)“你是累贅”的信息點,害怕成為累贅的孩子會壓抑自己的需求,自我價值感也會逐步降低。
在親子關(guān)系中,父母付出感越強(qiáng),孩子的心理負(fù)擔(dān)也就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