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考慮姓名的象與數(shù)
根據(jù)姓名的筆畫數(shù),可以起到對應的象,象是一種信息的體象,通過觀察其象可以看到隱含的很多信息,趨吉避兇才有一定的準則。這個通過筆畫“數(shù)”反應到的體象消息,結合了“象”和“爻”之間生、克、刑、沖、合、會、化等信息,才是真正的“數(shù)”。
漢字的筆畫數(shù)一般以康熙正體字為準較為妥當,因為那些漢字能更好的體現(xiàn)漢字的“形”與“象”,而且筆畫分明?,F(xiàn)在的簡化字因為簡化太過,缺失了許多“形”、“象”的東西。很多香港的人跟我說,他們學繁體字是比我們學簡化字難點,但一旦學了就不易忘掉,簡化字雖然簡單易記但也易忘,原因是繁體字太有形象感了!
(2)考慮名字的義蘊
取一個氣質高雅、涵義深刻、文化氣息濃厚的名字,能給別人無限的好感和親切感,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。同時,名字又能反映出父母對子女良好的祝愿和希冀,有利于培養(yǎng)孩子高尚的道理情操,助益成功的人生歷程。
按涵義劃分可歸納出如下幾種類型:智力超群、學識淵博、姿容俊美、品行高尚、健康長壽、幸福美滿、孝順慕賢、意志堅強、事業(yè)有成、濟世安邦等等。
我們在取名選字時,盡可能地選擇寓意良好的字,避免使用帶有不正氣、孤弱、不雅意義的字眼,如:歪、斜、煩、悶、蛇、蟻、污、穢這些字。但有些字組合成名字后,意義發(fā)生變化,比方“愚”是不吉利的字,若取名:若愚,則成大智若愚之意,因此需要特別注意組合后字義所發(fā)生的變化。
(3)考慮名字的結構形態(tài)
名字非常講究字形、字體。字形部首不吉利、筆畫過于繁雜、異體字、生僻字、過于纖弱的字都要慎用。不吉利的部首,如:乂、亡、皿、尸、呆。
以上這些都是基本的常識,還有五行的提綱與名字的禁忌等。
名字整體結構上也要注意美觀易于書寫,結構不能過于單一,如:林樹明(全部左右結構)、李杏昱(全是上下結構)、周國風(全部平頭字)、吳大安(全部底下分叉)、高安寧(全部點起頭)。這些名字結構太過單調、呆板,取名時不得不留心。
字形還有肥、瘦、壯、弱之分,姓名要配合得當才好,如:申小豐(字形纖弱),周圓圓(字形過于肥胖),丁一山(字形瘦?。﹀\繁(字形偏重),秦一曦(字形輕重起落過大),最好能避免,這些都應該列入取名時考慮的項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