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此對《左氏春秋》愛不釋手,甚至忘記吃飯,不感到饑渴和冷熱。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,一個小孩站在大缸(甕指大缸)上面,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,其他的小孩子都被嚇得跑掉了,司馬光此時拿石頭砸開了缸,水從而流出,小孩子得以活命。
司馬光背景以及介紹:
司馬光(1019~1086),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、史學家、散文家。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(xiāng)(今山西運城安邑鎮(zhèn)東北)人,漢族。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,字君實,號迂叟,世稱涑水先生。司馬光自幼嗜學,尤喜《春秋左氏傳》。
司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(公元1019年11月17日),當時,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,于是便給他取名 “光”。司馬光家世代官宦,其父司馬池后來官至兵部郎中、天章閣待制,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。
司馬光父親名字叫司馬池,任天章閣待制(宋代官名)司馬光深受其影響,自幼便聰敏好學。據(jù)史書記載,司馬光非常喜歡讀《左傳》,常常"手不釋書,至不知饑渴寒暑"。七歲時,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《左傳》,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,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。
此外,還有一件事使小司馬光聞名滿九州,這就是流傳至今“司馬光砸缸”的故事。汴京、洛陽的人將這件事用圖畫記載下來,廣為流傳。一直深深影響到現(xiàn)在!
據(jù)光山縣教育局徐昌德局長介紹,這是中小學語文教材首次寫進歷史名人出生地,歷史考證光山也是司馬光兒時成長的地方,從此“司馬光砸缸”這個中國盡人皆知的歷史典故正式落地河南光山,成為河南省光山縣最亮的宣傳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