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育兒網
當前位置: 主頁 > 分娩 > 產后恢復 >

新媽媽須慎防的產后七大問題

出處:網絡收集 日期:2024-07-30 13:46:48 編輯:秩名
順or剖?關鍵要看“骨盆測量”

 一、乳腺炎

 
  原因
 
  哺喂母乳的媽媽最常遇到的困擾便是乳腺炎。乳腺炎多半是因為奶水未排空、乳頭感染所造成。
 
  當奶水未完全排空,輸乳管被乳汁塞住后,通常會出現局部的硬塊,稱為乳汁滯留。若是乳頭破掉造成乳房被細菌感染,便稱為感染性乳腺炎。造成乳汁滯留及乳腺炎的原因包含:
 
  1 、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:導致奶水沒辦法完全被吸出。
 
  2 、媽媽在喂奶時用指頭擠壓乳房:如此反而會阻礙乳汁的流出。
 
  3 、寶寶將乳頭含破:常是因為吸吮姿勢不對,寶寶在吸不到乳汁的情況下便會越吸越大力,會將媽媽的乳頭咬破,進而造成細菌感染,使細菌進入乳房組織。
 
  癥狀
 
  剛開始會脹奶且發(fā)燒,如果24小時內已退燒,即不會有太大問題。而若是有持24小時以上的發(fā)燒,且有局部紅腫、疼痛,就應該就醫(yī)了。
 
  照護
 
  紅腫熱痛且發(fā)燒應就醫(yī),醫(yī)師多半會開立抗生素進行治療,服用抗生素期間可以繼續(xù)哺喂母乳,對寶寶并不會產生負面影響。若是只有局部紅腫,媽媽可在喂奶前先熱敷紅腫部位,并且將硬塊揉散,哺喂后再冰敷。即使患有乳腺炎的媽媽還是可以哺喂母乳,而若是乳頭感染、破皮,就該用奶水加以擦拭,或使用醫(yī)師開立的乳頭藥膏。為防止寶寶吃到藥膏,選擇哺喂后再上藥,或是哺喂前先以清水清潔乳頭。
 
  預防方式
 
  乳腺炎并沒有根本的預防方式,不過盡早哺喂母奶,不但有助于寶寶的吸吮能力,成功哺喂的幾率提高,也有助于乳汁排空,間接避免乳腺炎的發(fā)生。另外,媽媽在哺喂順手后,可試著讓寶寶從各個角度吸吮乳頭,乳汁較易排空。
 

  二、子宮內膜發(fā)炎

 
  子宮復原進度
 
  生完寶寶后子宮會開始收縮,壓迫血管使其停止出血,除此之外,收縮的力量也可使血塊、胎盤等殘留物排出。一般來說胎盤產出后,子宮就會自動下降,約在臍下2指腹的位置,產后2~10天每天約下降1指腹,第10天后已摸不到子宮,因子宮已回到骨盆腔中,6周后就會回到正常的位置及原來約拳頭般的大小。若是在產褥期中,子宮沒有按照應有的復原進度,也就是位置沒有下降、子宮未回復原本的大小,便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不良,或是子宮長腫瘤。
 
  發(fā)炎原因
 
  若生產時破水過久或內診頻繁易造成子宮腔感染。另外,殘余的胎盤、胎膜組織及血塊若滯留在子宮內,不僅會造成產后出血不止,還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發(fā)炎。此外,如個人照護衛(wèi)生不謹慎,也可能導致由下而上的感染,引起子宮發(fā)炎。
 
  在產后回診所時,若有子宮觸壓、發(fā)燒、膿狀惡露等發(fā)炎性征兆,應以抗生素治療。經超聲波檢查后,確定是胎盤、胎膜組織沒排干凈,可開立子宮收縮劑促進子宮收縮以利排出,較嚴重者需使用胎盤鉗將子宮腔殘余物排出。子宮內膜發(fā)炎若是不及時治療,不僅容易造成子宮內膜受損,影響日后受孕的幾率,更可能引發(fā)嚴重的敗血性感染,不得不慎。
 
  預防方式
 
  若是生產時破水較久的媽媽,要密切注意產后是否有腹痛、發(fā)燒、異常膿狀和惡臭的分泌物等,盡早確定子宮內膜是否有發(fā)炎癥狀。此外,為促進子宮收縮并盡快排盡滯留胎膜組織,媽媽應按摩子宮以促進子宮收縮,并正確做好產后衛(wèi)生護理。
 
  如廁后宜進行子宮按摩
 
  媽媽可在每次上完廁所后按摩子宮,因為有時膨脹的膀胱會阻礙子宮收縮,在如廁后用一只隻手掌壓在肚子上做環(huán)狀按摩(即繞圈),直到子宮變硬即可停止。
 

  三、惡露

 
  惡露排出進度
 
  惡露是由產后子宮內所殘留的血、白血球、黏液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。一般來說產后1~3天,惡露顏色仍偏鮮紅色。到了4~10天,顏色會轉為暗紅色、褐色。產后11天,不再有血塊及血液,惡露會呈米黃色,惡露會按此情況在2個月內陸續(xù)消退。
 
  影響惡露排出的原因
 
  若是沒有按上述進程恢復,則可能是產后胎盤組織移除不全,多半是因為子宮收縮不佳,因此無法使惡露順利排出。此外,產后出的血也不見得都是惡露,還可能是因為泌乳激素所致。由于哺喂母乳會使得泌乳激素升高,使得子宮內膜較不穩(wěn)定,因此會有不正常出血的情況。一般在產后6周,回診由抹片、超聲波做檢查,若經醫(yī)師診斷仍在正常范圍之內,這種情形即可自行恢復。
 
  此外,坐月子期間過分進補也會導致出血過多,其中喝“生化湯”便是原因之一。一般醫(yī)院多會開立子宮收縮劑,因此不用喝生化湯,若要喝也需適量即可,否則會延長產后出血的時間。剖腹產因為醫(yī)師清除得很徹底,所以更需要服用。
 
  惡露的清理方式
 
  清理惡露時,切記要先徹底洗凈雙手,用消毒棉自尿道口向肛門口方向擦拭整個外陰部:先擦中間,再擦左邊、右邊,用過的消毒棉務必丟棄,以免感染產褥熱或膀胱炎。清理惡露時,會陰部有縫合的人,動作要夠小心輕柔,以免觸痛傷口,剖腹產的惡露較容易清理,并不會比平常的生理期麻煩太多。

    相關閱讀

    產后飲食推薦

    • 早餐就要這樣吃 新媽飲食計劃

    • 新手媽咪產后瘦身三款減肥湯

    • 產后媽媽巧妙借助飲食消除疲勞

    • 月子第3周營養(yǎng)補充及菜肴推薦

    熱點推薦

      分娩產后視頻講座

      • 孕婦太胖怎么減肥,看完后對長胖說拜拜(圖)

      • 我來減肥速度要合理減肥這件0.5-1kg就很好了

      • 女人產后容易發(fā)胖的陷阱,你中招了嗎?!

      • 產后42天內不要怎么辦?產后一周怎么做?

      編輯推薦

      圖文推薦
      • 寒冬季 喝產后補湯的正確姿勢

      • 產后痔瘡好煩人 學三招助治愈

      • 辣媽心經 產后給子宮點小呵護

      • 產后恢復時期 請遠離這些習慣

      熱點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