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將泥鰍用油煎至兩面微黃色,鏟起裝盤中;
5.在湯煲內(nèi)燒滾適量清水,放入泥鰍、瘦肉和生姜、黃芪、紅棗;
6.燒開后用小火繼續(xù)煲約3個小時,加入姜、鹽即可。
功效:此湯富含蛋白質(zhì),脂肪,多種維生素和鈣,磷,鐵等。泥鰍性平味甘,補中氣,祛濕邪;黃芪性微溫味甘,補中益氣。都能能潤肺健脾,暖腰補腎。
黃芪煲豬肚
材料:豬肚250克,黃芪10克,姜片10克,清湯1000克。鹽5克,雞精3克,糖1克,胡椒粉1克。
做法:
1.將豬肚切片汆水加工,黃芪洗凈,姜切片待用。
2.凈鍋上火,放入清湯、姜片、豬肚、黃芪,大火燒開轉(zhuǎn)小火燉30分鐘調(diào)味即成。
功效:豬肚是膳食中的滋補圣品。黃芪藥用價值很強,具有補脾益氣、固表止汗、益氣升陽、利水消腫、清瘡排膿之功效。
說在最后:
小編希望各位家長在發(fā)現(xiàn)小兒尿床時,應(yīng)多些寬容。
因為,孩子尿床后會害羞,畏縮,自卑。如果父母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,采用打罵,威脅,懲罰的手段,會使孩子更加緊張,委屈和憂郁,經(jīng)常處于誠惶誠恐中,會導(dǎo)致癥狀加重。
所以,在寶寶尿床之后,父母應(yīng)以親切的態(tài)度對待孩子,使孩子消除緊張情緒,放松心理,能與醫(yī)生積極配合。
專家指出,對待尿床的孩子,只能在安慰及鼓勵的情況下進行治療,這一點非常重要,是治療成敗的先決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