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中醫(yī)治療
中醫(yī)認為慢性便秘多系津虧腸燥所致,治以滋陰潤腸法。輕者可用單味郁李仁,每次嚼服3-5粒,每日1-2次,或隔日服。較重者常用三仁丸(瓜蔞仁、郁李仁、火麻仁各等量做密丸,每丸3g)每次1丸,每日1-2次,年幼者減半。年長兒可服麻仁滋脾丸,每日1-2丸,通便后停服。
5.其他療法
幼兒可在每晚睡前服鎂乳每次0.5~1ml/kg,或液狀石蠟每次0.5ml/kg,也可二藥制成合劑使用,可免單用石蠟油易自肛門漏出。以上藥物可連用3~5日,同時次晨訓練大便。為免吸入,嬰兒不用石蠟油。兒童還可用酚酞每次3mg/kg,睡前服。急性便秘或糞塊嵌塞,可用開塞露(甘油和山梨醇制劑)5~10ml注入肛內(nèi),刺激直腸引起排便;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條插入嬰兒肛門通便,也可用小指戴像皮手套蘸少量石蠟油或凡士林,插入肛門通便。灌腸的方法刺激強,易養(yǎng)成習慣,非特殊需要時不采用。